太祖朱元璋
(1328-1398)
|
年號“洪武”1368年稱帝,在位31年
|
太祖朱元璋,安徽鳳陽人,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時年71歲。
|
惠帝朱允文
(1377-1402)
|
年號“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
惠帝,太祖孫,皇太子朱標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時,大封王室,20多個兒子均封為親王,分駐各地,惠帝登基后,進行削藩,以統一軍事,惹惱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說被燒死,一說外逃。
|
成祖朱棣
(1360-1424)
|
年號“永樂”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1420年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遷都北京,并下令編纂了《永樂大典》。死于1424年,時年65歲。
|
仁宗朱高熾
(1378-1425)
|
年號“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
仁宗,明成祖長子,仁宗政治比較清明,采取一些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時年48歲。
|
宣宗朱瞻基
(1398-1435)
|
年號“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
宣宗,仁宗長子,他和其父一樣,比較能傾聽臣下的意見與仁宗并稱“仁宣之治”,宣宗時君臣關系融洽,經濟也穩步發展。宣宗死于1435年,時年38歲。
|
英宗朱祁鎮
(1427-1464)
|
年號“正統” “天順”(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
|
英宗,宣宗長子,即位時才9歲,被宦官王振專權,1449年,瓦喇大舉南侵,王振愜英宗親征,英宗被俘,史稱“土木之變”,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時年38歲。
|
景帝朱祁鈺
(1428-1457)
|
年號“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
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擁立為帝,即位后,用于謙為兵部尚書,粉碎了瓦喇對北京的進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將其軟禁,直到1475年,景帝病危時,英宗才又被擁為帝。景帝死于1457年,時年30歲。
|
憲宗朱見深
(1447-1487)
|
年號“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
|
憲宗,英宗長子,憲宗好方術,溺于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國政”。1487年,憲宗死,時年41歲。
|
孝宗朱佑樘
(1470-1505)
|
年號“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
|
孝宗,憲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開”,使英宗朝以來奸佞當道的局面,得以改觀。被譽為“中興之令主”。死于1505年,時年36歲。
|
武宗朱厚照
(1491-1521)
|
年號“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
武宗,孝宗長子。好逸樂,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過度,死于1521年,時年31歲。
|
世宗朱厚璁
(1507-1566)
|
年號“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
|
世宗,憲宗孫,父興獻王。世宗前期頗有一些作為,誅殺宦官,節用寬民,但后期荒淫無度,政治腐敗,多次爆發農民起義世宗因服丹藥中毒死,時年60歲。
|
穆宗朱載垢
(1537-1572)
|
年號“隆慶”1566年即位,在位7年
|
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于1572年,時年36歲。
|
神宗朱翊鈞
(1563-1620)
|
年號“萬歷”1572年即位,在位48年
|
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時才10歲,由皇太后陳氏及李貴妃主持政務。神宗親政后,深居宮中,荒淫享樂,政治腐敗,神宗時,北方努爾哈赤建立后金,窺視中原。神宗死于1620年,時年58歲。
|
光宗朱常洛
(1582-1620)
|
年號“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
|
光宗,神宗長子。是一個貪財好色的皇帝,由于淫欲過度,即位當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過度而亡。時年39歲。
|
熹宗朱由校
(1605-1627)
|
年號“天啟”1620年即位,在位8年
|
熹宗,光宗長子。在位時任用宦官魏忠賢,致使政治腐敗。努爾哈赤乘機攻占沈陽。熹宗死于1627年,時年23歲。
|
思宗朱由檢
(1610-1644)
|
年號“崇禎”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
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誅殺魏忠賢,頗為勤政,勉力振作,無奈積重難反,各地農民起義不斷爆發,北方皇太極又不斷騷擾入侵,又崇禎性多疑,剛愎自用。終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在景山自縊身亡。時年35歲。死前于蘭色袍服上大書“勿傷百姓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