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到大陸后,我才能開使接觸到大伯張學良前妻的一些往事,因為在1964年大伯張學良在臺北簽下了與妻子于鳳至的離婚同意書后,原來的一切似乎已完全消失于張家人的口中,一方面怕大伯母趙一荻不高興,同時也怕大伯張學良難過。但其原配于鳳至兒女的往事卻是一直在張家人口中流傳了下來,大伯長女張閭瑛是我的大堂姊,現一直居住在美國,由于其母親離婚后所造成的悲痛,至今大堂姐仍不太愿意與張家人往來,其夫君死后并無子女,九十多歲的高齡由好友照料中。
當年大伯怎么會離婚的,因為一直被臺灣當局軟禁幾十年了,于鳳至在美國利用美國國會議員的力量,要求臺灣釋放張學良,臺灣為此事頭痛不已,剛好隨侍在右的趙一荻一直沒有個名份,在其友人的勸說下,大伯張學良只得請在臺灣的親屬送往美國協議離婚,而當時親屬只有五伯父張學森在臺灣,其它親友都在大陸及香港澳門無法回去臺灣。那時兩岸仍在交戰之中,不是隨便能進出臺灣的。尤其是對大陸及港澳人士更視為潛伏的間諜看待。對于大堂姊的憤恨始終張家人也沒能與她講明白。
大伯父的長子是張閭珣,在美結婚并無子女,喜愛賽車,為了購得一輛賽車在美打工多年,后因為在山區練車遇到大霧而死亡。二子張閭玗,在二次大戰時間定居倫敦,傳言被驚嚇而失智,其實真相并非如此,二堂哥從小就跟隨父親在東北講武堂炮兵營長大,怎么會怕戰火的襲擊呢,事實是愛上了一位洋人,遭到雙方家人的反對又經炮火攻擊思念過急之下,而失去了神智,算得上是張家中用情最深之人,后來過逝在美國。三子張閭琪,在東北軍奉天時代就被日本特務在醫院中害死了,是爺爺張作霖及大伯張學良最疼愛的孩子,日本人也是看重了這點而殺害。但我在2007年回到大陸后發現張家還有一個張閭琪時而感到奇怪,原來是八叔張學詮的女兒,這名字肯定是八叔自己取的,因為八叔那時還是個嬰兒時張閭琪就過逝了,家中長輩不可能用這個名的是大不敬呀。難怪奶奶壽夫人總是說老八胡里胡涂的。張家人直到2007年才真的發現了這事,只好將錯就錯了。
大伯張學良現今只剩下與大伯母趙一荻所生的兒子還活著,堂哥張閭琳一生的居住在美國,在天津生下他后就拜托大伯美國友人帶至香港居住,十歲時前往美國定居至今,與廣東軍閥后人結婚,生有二子生活美滿,是大伯小孩中最幸福的,好在是生活在美國,如果生活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大伯母趙一荻結婚時他已三十多歲了,才算是真正入了張家門,之前的日子是很難面對自己父親的。但由于堂哥不會講中文,回來兩次中國時給他有許多誤解,他不明白大陸這社會及體制是怎么回事,只想做個普通美國人就好也是一種幸福。但對于張家人在中國也是一種遺憾。 |
相關文章推薦:
|
- 上一篇:吳佩孚的幽默批示
- 下一篇:大商傳奇:張謇下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