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出分后都會有人歡喜有人愁,金榜題名者成為人們矚目的焦點,而那些考砸了的怎么辦?
![]() 別著急,看這里。2003年7月恰逢高考發榜時,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平在《浙江日報》名為“之江新語”的專欄里寫道,“考上大學固然可喜,但沒考上大學也不用悲觀,更不能絕望。路就在腳下。一個人能否成才,關鍵不在于是否上大學,而在于他的實際本領。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大學校,留心處處皆學問。只要你肯學習、能吃苦,沒有讀過大學,照樣能成才。”
很多成功人士的經歷應驗了習大大的話,他們是誰,是怎么走出高考“陰霾”的?
【復讀派】
馬云數學曾得1分,第三次高考才及格
![]() 1982年,18歲的馬云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次高考。那年,他的數學考了1分。
接著,馬云開始了艱苦的復讀,并在19歲那一年,再次走進了高考的考場。這次,馬云的數學成績有了進步,得了19分。
此后,馬云開始了一邊打工一邊復習的日子。第三次高考馬云的數學成績達到了79分,不過,他總分數比本科線還是差5分。
不過幸運的是,碰巧當年杭州師范英語系由于剛升到本科,以至于報考的學生竟然不夠招生數。于是學校決定讓幾個英語成績好的?粕鄙究。于是,馬云就以本科生的身份踏進了杭州師范。
新聞聯播主播李修平曾三次落榜
![]() 同樣,國臉李修平也曾經歷高考落榜。
當初,李修平高考連續三年落榜,父親卻沒有幫她找工作,“你如果繼續復習考大學,我支持你;你如果不想考了,就把檔案放在街道上,聽街道的安排。”
最后,李修平通過努力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最終走上新聞聯播的主播臺。
【實踐派】
臨時工孟非:沒聽說過“高考決定命運”
![]() 1990年,孟非參加高考。“落榜對我來說是意料之中的事。我坦然面對,也從未想過去復讀。干什么不一樣?”不過孟非說,和所有年輕人一樣,他對社會的艱辛認識不足。落榜后他去深圳打工,結果處處碰壁,不到一個月就回南京了。
“沒有知識真的很可怕。沒有考上大學不代表我不愛學習。我從來沒有放松過學習。”孟非說,1992年,通過成人高考,他考上南師大中文系。后來到電視臺打雜,幫人背包、打燈等,但一直都是臨時工的角色。
直到1996年,他的一部專題片《飛向亞特蘭大》讓他在全國小有名氣,成為電視臺的正式人員。2002年,在江蘇城市頻道傾力打造的全新1小時直播欄目《南京零距離》中,他終于走到了臺前。后來孟非成功主持《非誠勿擾》節目,并因此在全國大紅大紫。www.puawebsites.com
孟非寄語落榜考生,都說“知識決定命運”、“性格決定命運”,就是沒有聽說過“高考決定命運”。
【興趣派】
李安:二次落榜時數學差0.67分
![]() 現今李安是國際名導演,但是他的求學生涯一直不順利。
雖然他很早就對父親說:“我都不喜歡(傳統的理、工、醫、農等學科),我想當導演。”但大家聽了只是一笑置之。
第一年參加臺灣聯考,李安以6分之差落榜。第二年重考,數學差了0.67分再度落榜。李安的父親是臺南一中的校長。李安的兩次落榜對于李家來說難以接受。
李安當時最大的情緒發泄,不過是把桌上的臺燈、書本一把掃到地上,然后跑出家門透透氣。
后來,李安幾經努力考上藝專影劇科,據他形容,那是“靈魂第一次獲得解放”,而他也是那時才發現,原來人生可以不是千篇一律的讀書與升學。此后,李安學芭蕾、寫小說、練聲樂、畫素描。大學落榜者李安最終成為了奧斯卡最佳導演李安。 |
相關文章推薦:
|
- 上一篇:高考時期的愛情
- 下一篇:清華學霸的12條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