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ㄒ唬
美國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曾在《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里》這樣寫道:“毛(澤東)的另一個孩子是個男孩,一九三二年出生于瑞金,名叫小毛,長征時也留下了。一九三三年賀子珍又早產了一個男孩,是由傅連暲大夫接生的。但是這個孩子沒有成活。長征時賀子珍在西行途中,又懷孕了。”
英國作家李愛德和馬普安,曾專門去尋找賀子珍留在長征路上孩子的下落,并在《兩個人的長征》中詳細記下了找尋的全過程,但是最終只能寫道:“這個謎至今仍未解開”。
長征勝利多年以后,賀子珍曾哀傷地回憶:“長征路上生的這個女孩子,我連看都沒看清楚她長什么樣子,也說不清楚具體是在什么地方,送給了什么人家。我也無法知道她今天的死活。”
。ǘ
在長征途中,曾玉是另一個在戰火中生下孩子的女紅軍。
曾玉是紅五軍團參謀長周子昆的妻子,本來不在長征的名單中。但她實在舍不得離開紅軍,舍不得離開自己的丈夫。竟然挺著7個月大的肚子,悄悄跟在隊伍后面一路走了下來,成了名副其實的編外成員。
因為是“編外”,曾玉沒有口糧和裝備,只能憑著一名戰士堅強的毅力,和戰友們對她的接濟苦苦支撐。
部隊在翻越老山界時,正遇追兵迫近,曾玉肚子疼得厲害,馬上就要生了。董必武找來擔架抬著她走,可沒走多遠,抬擔架的民夫在遭到敵人襲擊時放下擔架跑了。曾玉只好騎上錢希均找來的馬,顛簸中,鮮紅的血順著她的腿流下來,把馬鞍上墊著的被子都濕透了。www.puawebsites.com
追兵越來越近,女紅軍們只好把她從馬上扶下來,攙著她走?墒墙涍^一路顛簸和驚嚇,曾玉怎么也走不動了。大家架著曾玉一步一個血印朝前走,想找一個稍微安靜和安全點的地方把孩子生下來。但莽莽山林中,不見一戶人家。幾個女紅軍只好找來一把枯草,把曾玉圍起來。孩子就出生在了這把枯草上。
這是紅軍長征途中的第一個嬰兒,可還沒等她睜開眼睛,母親就只能把她留在出生的地方,期待能有人收養……
孩子的哭聲還在繼續,女紅軍們只能架起欲哭無淚的曾玉繼續趕路。因為,這位年輕的女人不僅是母親,更是一位戰士,縱然有千般不舍,也只能含淚前進!
。ㄈ
1936年,紅四方面軍第3次過草地時,婦女干部李金蓮就要生了,草地一望無垠,婦女部的工作人員只好在距離大部隊行軍道旁不遠的地方圍成一個圈,李金蓮就在這個圈中生下了孩子。
孩子生下后,大家你扯一塊衣襟、他湊一塊布,勉強把孩子包裹起來,走出了草地。
在甘肅峨州時,政治部主任傅鐘代表組織勸李金蓮:“戰爭環境帶小孩很不方便。為了行軍、作戰,組織上希望你把孩子送給老百姓吧。”
李金蓮作為一個年輕的母親,經過了多么大的痛苦,才生下孩子,面對自己的親骨肉,她如何能舍得把他送人。
但作為一名紅軍戰士,她別無選擇,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只好含淚把孩子送給當地的老鄉。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把心頭肉舍掉的那種痛,比流血割肉更要疼上百倍! |
相關文章推薦:
|
- 上一篇:李中權三別慈母 最終陰陽相隔
- 下一篇:長征中真摯愛情的生死訣別